WFU

網站頁籤

2018年7月9日 星期一

如何讓兒童心理課程有效

作者:蔡百祥

在成長的路上,孩子有時會遇上困境,例如:脾氣奧嘟嘟、坐不住、常在發呆放空、不知道怎麼跟別人做朋友、想法負面悲觀...等。明智的家長會帶著孩子尋求臨床心理師的協助,這是相當值得稱讚的決定。畢竟有時候,光是要不要帶孩子來求診或評估,都會引發家裡不少的風吹草動。

孩子若經過心理衡鑑評估,臨床心理師有時會建議孩子與(或)家長需接受心理課程或是遊戲治療。然而,健保給付的心理課程多半要排隊很久,且有時間與堂次的限制、自費心理課程相對不便宜。那麼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的改變有效果呢?




找到合適且對味的心理師


台灣的臨床心理師有一千九百位、諮商心理師有快三千位,都各有專長、特色與風格,呈現給人的感覺也不同。然而,有時候心理課程需要一些緣分,若家長或孩子有困難信任心理師,那改變會事倍功半。因此在與某位心理師接觸前,先上網做做功課、瞭解一下該心理師的背景,可能有助於理解該心理師的做法。

心理課程要有效的最重要因子,就是心理師與孩子、家長的信任關係。因此在剛開始時,選擇一位可以信賴且給予安心感的心理師非常重要。如果心理師讓孩子或家長有較為擔心的顧慮,建議直接提出來與心理師討論。

一個優秀的心理師能理解並接受孩子、家長的想法與感受,亦知道自己的能耐,不會排斥為你們轉介其他心理師。但若尚未與原本心理師討論前,建議不要貿然找同單位的其他心理師說要更換,以免讓大家都很尷尬。


固定頻率與持續參與心理課程


要改變孩子的狀況需要時間。專注力、情緒行為問題、人際困擾、想法悲觀或親子關係不良...等,是長期日積月累的結果,臨床心理師不會魔法或神秘咒語,沒有辦法只與孩子見面一次,狀況就完全扭轉。

要調適或改善狀況,需要時間累積正向能量。過去有多少時間累積導致目前的負面結果,現在就同樣需要不少時間來修復。兒童的改變仰賴大腦神經連結的重新建構,這需要每日的「刻意練習」,才能建立新的行為模式。因此除了固定心理課程、遊戲治療的頻率外,大部分的臨床心理師都會給予一些回家作業讓家長、孩子帶回去練習。

有些家長會請我建議孩子最適當接受心理課程的頻率。我覺得一週一堂個別心理課程與一堂團體心理課程,而且持續1-2年的效果最好。在個別心理課程時,臨床心理師可以仔細地與家長、孩子建立關係,進行深度療癒的改變;在團體心理課程時,孩子有機會練習社交技巧,亦能從同儕的回饋中建立自信、改變的動力。


執行回家作業


兒童心理課程、遊戲治療非常仰賴每日的練習。心理師一週只與孩子見面一到兩次,最多兩個小時。很多時候孩子在治療室學會的情緒辨識、思考技巧或正向行為模式...等,在踏出治療室已經忘了三成,回到家忘記四成,吃完晚飯跟點心只剩下兩成的模糊印象,睡完覺第二天起來已全部還給心理師。

因此,回家作業就是強而有力的複習,孩子也常有見回家作業如見臨床心理師的感覺(這也是我常會研發、自行製作學習單的原因之一)。從父母與孩子是否有認真完成回家作業,就是一個有效預測是否改變的指標之一。


家長身教相當重要


其實孩子情緒不太穩定,有時與家庭氣氛、父母教養態度、身教言教是否有關。我曾接過其他心理師因離職而轉到我手上的孩子,孩子接受了很完整的諮商改變很多,但媽媽還是跟我說孩子有時候情緒會突然爆發、無法預測。在我們相處一陣子後,我問了家長一個問題「那你們大人也常會這樣嗎?」,爸爸才不好意思地說「我跟媽媽有時候也會這樣」。

陪伴孩子最多時間的還是父母親,如果父母親都做不到的事情,臨床心理師真的有困難讓孩子也做到。有時候,父母先改變,孩子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更好。我從工作經驗中整理了如下圖的親子不良互動模式,如果各位家長發現自己常會如此,建議還是調整一下比較好。




最後,希望家長能謹記,孩子的不良狀態只是孩子的一小部分。當我們把焦點只放在孩子不好的部份時,我們很容易忽略孩子的優點與良善的靈魂,那才是最應該在意的事。

衷心地祝福每一位與我相遇的孩子與家庭。


追蹤我,看更多相關文章、照片與圖文創作


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aisean.psy/
蔡百祥臨床心理師的官方line@:
https://line.me/R/ti/p/%40doi8333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