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9年9月4日 星期三

接受心理諮商後隨筆2

作者:蔡百祥

從我開始接受長期心理諮商後,我慢慢發現自己是矛盾依附(這是什麼,未來會說說明,不知道的人可以先google一下)的人,我跟我的心理師辨識出了我的這個行為模式「有時候很想跟別人再靠近一些,但別人真的靠近,我又開始不自在、想把人推開」。(這樣會讓我在兩性關係中,被覺得很靠北)
....
這要怎麼辦呢?我問我的心理師,他說別急著改變(希望不是他也沒辦法),但他想問問我,我小時候是怎麼感受到父母的愛?



被愛的感覺


我想了半天,我說「我沒有印象⋯只有一次我高中時,忘了是什麼事,可能是被排擠,很傷心的哭,但我爸還是在唸我,直到我摔東西叫他閉嘴,我說你現在應該安慰我,而不是讓我覺得更煩,我爸開始拍我的肩膀⋯大概是我有印象感覺到愛的時候」,我的心理師露出可憐的眼光看我,讓我覺得更幹更傷心了(雖然他可能沒有露出這種眼神,只是我的投射)

這次的諮商完後,我就常常在想,我小時候有什麼被愛的感覺?但我還是想不到。最近,我父母一直盧我,要我陪他們去看房子,我是很反對買房(雖然我以前曾跟著房仲一起壓低急著脫售的人買了幾間,但後來發現這是趁火打劫、壓榨社會的行為,我就決定不幹了),一直興趣缺缺,而且台北市房價那麼高,買不起啊!但我實在被盧的很煩,還是去了。



愛的初衷


在我們去看房子的路上,我們有爭執。主要是我跟我爸的政治傾向差異很大,我爸最愛韓天台,是鐵藍9.2、要跟著禿子去征服宇宙,更覺得蔡政府跟日本人黑走他的18趴,但我只支持蔡英文,希望台灣人有尊嚴,不要對動不動糟蹋台灣人的紅色政黨卑躬屈膝,更看不起膝蓋很軟的人。所以我們每次相處時,我跟我爸都大概有三成(還是九成)的時間在大小聲,其他時間不說話。

這次看房子的時候,我又在嘲笑他支持只會說幹話的烙跑市長,我爸被我酸的無口反駁,後來只說了一句話「我只是大家一起同心協力,幫你出頭期款,想買個房子給你,覺得你一直很委屈,只能住在破公寓裡,我很希望能賺大錢啊⋯」,後來我就閉嘴了。我突然不知道為什麼,覺得我們政治立場不同又如何呢?我跟他吵,何苦呢?

在後續的心理諮商裡,我跟我的心理師分享這件事。我說「爸爸媽媽那一代好可憐,都沒有愛,都只能用物質的來買愛?」我的心理師說「其實不見得,我們爸爸媽媽年輕時很窮,生活很苦,他們的爸爸媽媽(就是祖父母)也很忙,沒空陪他們,所以他們的爸爸媽媽(就是祖父母)隨便買點小東西,他們就很被滿足了,因為他們的生活很匱乏,拿到東西容易有滿足感,產生親密的連結,那是他們感到被愛的方式,也是他們長大後,用來愛人的方式。但我們這一代不一樣,我們物質上什麼都有,他們給你再多物質,就算再多買幾棟房子給你,你還是覺得不夠⋯我常在演講跟聽眾分享,不要再買東西給孩子了,沒有用的」


繞了半天,才發現愛是一種感覺


在那個時間點,我覺得我有靈光一閃(專業用詞是頓悟in slight)的感覺。我忽然覺得,之前我會突然不想跟我父母吵政治,可能是我在那個時間點,我感覺到我父母對我的愛,並只是他們說要幫我出頭期款(反正我是獨生子,那些錢最後也全部都是我的),而是原來很捨不得我,希望我可以過的好⋯(即便我還是不算買房)。

最後,我最近開始想的起我小時候我父母愛我的時光,就是一起去公園玩、一起睡覺、一起無所事事但又很親密的時刻。原來,這就是愛的感覺。


追蹤我,看更多相關文章、照片與圖文創作


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aisean.psy/
蔡百祥臨床心理師的官方line@:
https://line.me/R/ti/p/%40doi8333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