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諮商領域中,有個技巧叫「自我肯定訓練」,意思是引導個案採適當的方式來爭取自己的權利。我覺得「自我肯定訓練」特別適用於我這一代的台灣人(民國60尾到70尾左右出生)。
我覺得我這一代的台灣人活得特別彆扭,不敢把話說明白、常顧別人的面子,有時也不敢爭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當別人讚美「很棒」、「厲害」時,雖然內心喜悅但卻不敢相信,或一副很慚愧地說「沒有啦」、「是你不嫌棄拉」,讓對方覺得他好像說謊或搞錯一樣。
除了我們的文化較含蓄、不敢表達外,追根究底,很有可能與我們的成長背景有關。我這一代的台灣人,雖然出生於經濟最發達的時代,但兒時大部分的父母都汲汲營營於賺錢,家庭結構又開始發展成小家庭模式,導致在成長過程中,缺乏合宜地陪伴、心靈上的引導,也常被忽略心理上的照顧,在沒來得及滿足愛與被愛的需求前,就囫圇吞棗的長大。
於是長大後的我們不太清楚該如何與別人、與世界保持界線,在面臨愛與被愛需求時,不擅長處理。要不是被凹、沒有底線拼命給,就是試圖從別人身上獲得太多、惹人生氣。但我們都不是故意活得過度壓抑或拼命放縱,有時那是來自於生命故事中的遺憾。
溫柔地照顧自己陰暗的內在傷疤,或有機會與父母(或想像中的父母)和解,是改善這個情況的一個方法。從書籍中獲得成長,亦是另一種改變的方式。承蒙方言文化的編輯推薦,我閱讀了「可以善良,但你要有底線,不當好人」。
本書針對「父母」、「金錢」、「情感」、「人間關係」、「常理」、「回話」等六個方向提供一些建議。雖然本書來自於日本的文化,但我覺得依舊適合我們,可提供一些思考徬徨人生的想法,或是情感的慰藉與寄託。
本書的精神就像是自我肯定訓練中提到的「立場堅定的自我表達,但不是咄咄逼人」,與他人、世界「真實地」接觸,試著活出自我、聆聽自己的聲音,學習懂得勇敢「拒絕」,只能承諾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別再因為害怕受傷,於是封閉自己的內心需求。
網路上曾經有一句話:小的時候,簡單的事就能開心大笑,但長大後往往笑著笑著就哭了。在現實社會中有尊嚴的存活實在很不易,我們真的都已經非常努力。很多人知道我是臨床心理師,總會說「那你的心裡一定很健康吧!」,其實我也常感到無助、迷惘。
不過,每當我陷入困境時,我常會想到一篇寧靜禱文。在本文的最後與大家分享:請賜我寧靜,去接受我不能改變的一切;賜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一切;並賜我智慧,去分辨兩者的不同。
你唯一需要討好的人,只有你自己。
書籍連結: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68630
追蹤我,看更多相關文章、照片與圖文創作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aisean.psy/
蔡百祥臨床心理師的官方line@:
https://line.me/R/ti/p/%40doi8333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