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6月24日 星期五

家庭親子方案:兒童遊戲治療,不只是兒童遊戲治療


在我剛開始練習當心理師的時候,面臨了要做成人心理師還是兒童心理師的抉擇。我第一站去了凱旋醫院實習,我的督導人很好,但實習結束後,我決定還是當兒童心理師好了,可能沒有做成人的天份。我的第二站去了高雄長庚實習,我的督導人也很好,但實習結束後,我決定還是當老人心理師好了。因為我不管做成人還是做兒童,都覺得自己做不好,但老人更做不來,因為我台語講得比我當心理師的能力還爛很多。



就在莫名其妙的狀況下,我畢業了去當替代役,我有整整十個月的時間無所事事,想著我未來的人生到底要幹嘛,曾想過去賣房子或是去跑船看看,因為我很喜歡錢。但在退役之前,還是撈到了一間醫院的身心科去當心理師。

當時整個科只有我一個心理師,所以成人兒童我都要接,但我也慢慢摸索出我的方向,就是我還是比較喜歡跟孩子工作,因此更花了更多時間在兒童的學習上。(其實當時我還是有逼著自己去上精神分析的成人心理治療課程,不過後來的發現是,上課提供的點心很好吃、咖啡很好吃、座位很適合睡覺)

然而,在當兒童心理師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一件事,所謂的兒童遊戲治療,卻只是成人家庭治療或是伴侶諮商的入門口。


為什麼呢?


因為我發現兒童受到家長影響很多,很多時候兒童的表現是大人(特別是父母)行為的延伸。尤其是我做的是以親職為主的遊戲治療,常常要花很多時間與家長討論如何與孩子互動,更可以體會這件事。

舉個例子來說:孩子很沒安全感、很黏父母,遊戲治療做下去,當我有機會跟父母建立關係或深談時,才發現父母彼此難以溝通/相敬如冰、有很多操弄對方的行為或是家中根本有人已經精神/肉體出軌,又或者是爸爸本來對家庭都不理不睬,當媽媽帶著孩子做治療時,爸爸開始吃醋了,用心投入在家庭生活中,也開始想了解這個心理師到底在衝三毀...等等,都是我常遇到的人間百態。

所以常常我兒童工作做著做著,就不知不覺做到大人身上去,但我成人心理治療的技術又很爛,也只好趕快去進修成人心理諮商的訓練(好啦,這兩年應該有比較好一點),這也是我會開童伴的原因,如果我做兒童做到家庭議題時卡住了,至少我可以趕快求援,轉給其他我信得過又好溝通的心理師。

兒童的狀況,有時候真的跟家庭有關,但是家庭因素又會跟大人的心理議題有關,有時候大人們也知道自己的人生困境該怎麼做比較好,只是做不到或還在跟自己過不去所以放不下,或是還沒辦法承擔真的改變的後果,只好不上不下的這樣卡著、耗盡時光年華。

不過也沒有這麼悲觀啦,雖然要調整人心真的很不容易,但我後來發現很多事情都只是一個過程,也許只是現在無法改變,但終會有改變的一天。我相信,只要今天比昨天更往好的方向一點點,也就可以了。


蔡心開發之兒童情緒/專注/社交教材或課程


1. 情緒圖卡「我的心情我決定」:
2. 我與美國 Mylemarks 合作發行的人際情緒/社交技巧教具:
「換你說囉!」(SAY NEXT!)雙語版(繁體中文/英文)

3. 情緒 X 專注力 教具

5. 我與美國 Mylemarks 合作發行的情緒調適教具:

6. 童伴心理治療所的的podcast上架囉!
(每週一與週四上新的集數)


追蹤我,看更多相關文章、照片與圖文創作


有煩心找蔡心
蔡心官方line:ID為psytsai
加入後請傳訊「我是百香果」
臉書專頁:
蔡心情緒line貼圖
蔡心兒童情緒人際教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