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6月23日 星期三

心理諮商價值觀:慈悲比嚴刑峻法更有用

者:蔡百祥

以下想分享我常見看到的真實個案狀況,非指涉某位特定之個案。

我常常遇到家長跟我說「我這孩子從小都很乖,怎麼到三年級之後情緒反彈這麼大」。經過我細心觀察與評估後,就會發現這些孩子有輕微ADHD(過動)、ASD(自閉)或合併兩者都有,而且這些特質在幼兒園時就出現了,只是不嚴重,但就是會一直持續影響日常生活表現。然而,這些的孩子的天資不錯,在比較年幼的時候,能力與表現可以蓋過症狀的強度,家長往往認為他們只是需要好好管教,因此教養的方式通常都非常高壓,只要孩子不順從就用威逼恐嚇或拳頭讓他知道「Who's your daddy」,更甚者以虎爸、虎媽自居為傲。

父母親總是相信自己是「為他好」,反應了父母內心的無力、自身過去不好的被養育經驗或信奉以暴制暴的價值觀。撇開父母親來看(畢竟我的專長是兒童),這些孩子從小在壓抑與挫折中長大,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他可以反抗了,那可能就要把從小到大被強壓的感覺一口氣討回來,但父母親這個時候會以為孩子管不動了(以前只要發飆或大罵孩子就會聽話),反而加大對孩子的約束,想當然爾,家庭內開始出現「權力爭奪」的戰爭。

然而,孩子跟父母爭奪掌控感,是一場無論如何都不會有好結果的戰爭。跟父母爭輸了自己的掌控感,孩子自尊與自我會更挫敗;但若跟父母爭贏了,也會失去對大人的尊敬與從此不屑權威的引導,開始無法無天。

哺乳類的天性,會使得這樣被對待的孩子即便怨恨著父母的同時仍愛著父母,長期下來體驗到的愛是「溫暖的感覺」,卻同時包覆著「高張的恐懼」與「強烈的憤怒」,可能會同時影響到孩子的人際與長大後的愛情關係。

另外,也可觀察到這類型的孩子在人際之間常常不敢表達自己的真正想要的,畢竟從小到大他的父母親就不太被重視他的感覺與情感需求,加上ADHD(過動)、ASD(自閉)的特徵讓他更難以理解自己與他人,常常會發展出覺得自己的感覺根本「不重要」或是自己的真實感覺很「差勁」,不如假裝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感覺好了,假裝久了,也忘記真正真正的自己。

這些類型的孩子,若人生際遇比較好的話,常會自嘲自己是邊緣人,覺得自己不值得被好好對待,因此在人生選擇中,總是「選擇自己比較沒那麼喜歡的再感到後悔」或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所以亂做決定」的階段反覆度過,然後傷害身邊真的親近他或對他好的人;人生際遇比較差的,在團體中總是讓別人占自己的便宜,反正好事總輪不到自己,不然乾脆當個惡霸,以避免被別人欺負。這些惡霸即使外表兇惡跟刺蝟一樣難以親近,但內心仍存在一個受傷的孩子,而這個受傷孩子如果沒獲得有意義的心理介入與情緒照顧,幾年後就會長成內心壞掉的大人。

然而,生理與心理是交互影響的,到最後也會搞不清楚到底誰先誰後,是情緒問題很嚴重才加劇生理的ADHD、ASD症狀,還是反過來因為ADHD、ASD症狀導致心理越來越偏執,只知道人生會長期在這件事中打轉,卻很困難有脫逃的一天。然後,家人與朋友開始疏遠他,畢竟過去也互相傷害的太深。這些兒童終將長大,很諷刺的是,因為ADHD衝動的特質,可能會比同儕更早成家(通常是未婚懷孕),並持續複製這樣的悲劇在下一代身上。

這個階段該怎麼走過呢?我不知道,或許長期心理諮商有用,至少...我是這樣走過來憤怒、自我貶抑與覺得自己是個廢物的感覺(這種感覺讓我又變成了一個工作狂,那便是另一個人生課題)。這也是為什麼在我的心理諮商或心理治療模式中,與家長一起工作這麼重要的原因,我常常覺得好好的與孩子互動,不見得當下會立刻有效(反而還有可能短時間惡化情緒張力),但慢慢的孩子會變成一個情緒更成熟的人,因為長期來看,慈悲比嚴刑峻法更有用(Mercy bears richer fruits than strict justice)。


蔡心目前開發之兒童情緒/專注/社交教材


1. 情緒圖卡「我的心情我決定」:
2. 由美國​設計,但我在地化翻譯與合作發行的人際情緒/社交技巧教具:
「換你說囉!」(SAY NEXT!)繁體中文版

3. 情緒 X 專注力 教材

4. 「蔡心 x 小康軒」團購網址(https://gbf.tw/zjq7d)

5. 我與 FarHugs 遠距抱抱 合作,在線上提供會談,請下載 app 後,準備好耳機與網路就可以使用。點這邊也可以找到我唷!。


追蹤我,看更多相關文章、照片與圖文創作


有煩心找蔡心
蔡心官方line:ID為psytsai
加入後請傳訊「我是百香果」才會受理
臉書專頁:
蔡心情緒line貼圖
蔡心兒童情緒人際教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