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6月27日 星期二

孩子最小在什麼時候,可能知道 1 + 1 等於 2 呢?

作者:蔡百祥

最近看的一本書(人類大命運)中提到,在 1990 年代,德國曾有一匹叫做「漢斯」的馬,它會拼字與算數,如果出數學給它,例如「 4 乘以 3 」或者「 20 - 9 」,漢斯可以用點蹄的方式來回答正確答案( 12 或者 11 ),就算把漢斯與主人分開,它也能算對。

當時的人認為這是騙局,因此千方百計地調查,卻找不出漢斯與他的主人有造假跡象。直到好一段時間後,一組心理學家才發現,漢斯不是真正的有「計算」能力,但它有其他令人寡目相看的地方,是什麼呢?先讓我們賣個關子,容後再敘。

這讓我聯想到一個有趣的疑問,就是孩子最小在什麼時候,可能知道 1 + 1 等於 2 呢?

因此,我在粉絲專頁上請讀者作答,而且我發現讀者的答案都很有意思。其中有一位讀者更提到「不知道怎麼知道他會了?因爲問他1+1等於多少他應該聽不懂吧!」說的相當有道理。

然而,大約五個月左右的嬰兒,就有可能知道 1 + 1 等於 2 ,為什麼呢?因為有個相當有名的心理學實驗,試圖證明物體恆存概念(註)可能在小嬰兒時期就會出現。





這個實驗是這樣進行,先準備一個布幕、兩個同樣的玩具娃娃或保齡球瓶。讓孩子看見第一個玩具娃娃或保齡球瓶,並將玩具娃娃放到布幕後面(不讓孩子看見),接著再拿出第二個娃娃,也放在布幕後面,再將布幕打開。

心理學家發現,打開布幕後,若裡面有兩個玩具娃娃或保齡球瓶,孩子看玩具娃娃或保齡球瓶的時間很短,但若布幕後,只有一個玩具娃娃或保齡球瓶,五個月以上的小嬰兒就會盯著看比較久的時間。

心理學家從這個結果推測(畢竟小嬰兒不會說答案等於 2 ),五個月以上的小嬰兒有可能已經知道「放一個玩具娃娃在這,再拿另一個玩具娃娃來,應該有兩個玩具娃娃」,這就是最早期的數學能力指標。

很神奇吧!沒想到嬰兒還沒有辦法使用抽象語言之前,就會開始發展計算數量的能力,這個基本計算數量的能力,隨著成長會更加複雜。若家裡有這個年齡層孩子的家長,不妨與孩子玩玩看唷,不過若沒辦法在五個月做出來,也不需要太過緊張,畢竟每個孩子的發展都會不太一致。

在文章的最後,要回到「漢斯」身上。漢斯不是真正有計算能力,而是它相當會「察言觀色」,漢斯捕捉到若它的蹄點到正確答案時,旁人都會有細微的變化(例如不自覺得微微點頭、眉毛挑動),因此漢斯就會「停止」點蹄。

我個人認為,這個能力與計算能力一樣重要,甚至超越計算能力。計算能力代表著低階的心智功能,但是要觀察他人並做出合理的反應,則更需要高階的心理能力,特別漢斯還不是觀察同一物種的細微變化。

這又讓我聯想到,孩子最小在什麼時候會觀察他人,或是會知道自己與別人的不同呢?先讓我賣個關子,下次再與大家分享。

註:物體恆存性的意思是就算把物品蓋起來,物體還是存在。舉例來說:如果我給你看一個杯子,然後我把杯子放在箱子裡面,即使你看不到杯子,你也不會覺得杯子不見了,你會知道杯子放在箱子裡面。早期的研究認為這個能力在剛出生不久的小嬰兒是沒有的,要兩歲以後才會慢慢發展出來。

https://www.facebook.com/baisean.psy/
請追蹤我,看更多相關的文章、照片與圖文創作

蔡百祥臨床心理師官方line@:
https://line.me/R/ti/p/%40doi8333v

請參加目前「具體稱讚」的小活動:
https://goo.gl/KEL7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