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4月15日 星期五

家庭親子方案:行為問題必須處理背後情緒議題


我最擅長處理的是兒童「行為問題」(可能是我從小到現在都還有很多問題行為吧),不過兒童「行為問題」要處理的不是「行為」,而是背後會有的原因與感覺。

例如:小明不開心的時候會打人,我們可以禁止他打人,他也會真的不打人,然後開始踢人。你又把他找來,問他説「怎麼又打人了呢?」他就會說「我沒有打人,我是踢人」,於是你除了再處罰他踢人的行為外,更罵他沒大沒小,居然還學會了頂嘴。

這並不是說小明打人的行為是可以接受的,而是如果沒有去處理小明打人背後的不開心,那麼他的「行為問題」只會一直轉移成不同的方式表現出來。



但有個小問題是...


有時候大人很忙,被大人的事拖著,也沒那麼多精力去想這些背後的原因與感覺,那就會慢慢失去理解小明打人原因的機會,同時,小明也就慢慢壞掉了,學會只有用打人的方式來處理自己負向的感覺。

那需要要求大人多去照顧孩子的感覺嗎?當然標準答案是說「要盡量啊」。但這我也覺得很不容易,大部分的成年人(特別是成年男性),從小在社會的期待下都是不太允許去表達感覺,對於情緒辨識也很不容易。但沒想到長大為人父母後,又突然要求要「同理孩子的情緒」,溫和堅定的教養方式是很消耗心理能量與物理能量(金錢)的,所以我總覺得當代的父母是三明治,還特別被夾得很扁的那一種。


情緒是個好不容易的議題啊!


我有許多個案的家長都常跟我說「心理師,我常常自己有什麼感覺我都搞不清楚了,我也不是很能講孩子的心情」,我聽了也只能苦笑著安慰家長「沒關係、這很正常,我們一起努力吧」

不過其實也沒有這麼悲觀,就我的觀察,現在的父母比十年前的父母更明白照顧自己與孩子情緒的重要性,也比過去更重視家庭與心理健康,或許10年後又更不一樣了。

所以我們現在在推動的這些同理啊、正向教養、情緒調適技巧、良好家庭關係啊...等等的,或許真正受惠的是自己的孫子呢(因為好好照顧孩子,孩子學到了好好照顧自己的小孩,也就是孫子),若這樣想的話,希望家長可能會覺得更被激勵到了,所以就從今天開始練習好好照顧孩子的「行為問題」與負面心情吧!


蔡心開發之兒童情緒/專注/社交教材或課程


1. 情緒圖卡「我的心情我決定」:
2. 我與美國 Mylemarks 合作發行的人際情緒/社交技巧教具:
「換你說囉!」(SAY NEXT!)雙語版(繁體中文/英文)

3. 情緒 X 專注力 教具

5. 我與美國 Mylemarks 合作發行的情緒調適教具:

6. 「蔡心 x 小康軒」團購網址(https://gbf.tw/zjq7d

7. 蔡心給家長的ADHD專注力居家訓練「線上課程」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QeYCnun8eAvLEdscA
(最近太忙無法開)

8. 童伴心理治療所的的podcast上架囉!
(每週一與週四上新的集數)


追蹤我,看更多相關文章、照片與圖文創作


有煩心找蔡心
蔡心官方line:ID為psytsai
加入後請傳訊「我是百香果」
臉書專頁:
蔡心情緒line貼圖
蔡心兒童情緒人際教材購買